2016年10月24日 星期一

錢的聯想-後半段

其實這篇理應是跟著上一篇:錢的聯想寫的
http://yodalee.blogspot.tw/2015/11/blog-post.html
不過後來就拖稿到現在,最近用了失眠的時間補完,其實就是篇無意義的mur mur。

記得曾經看過類似的文章(雖然現在已經找不到了),大意就是在人工智慧跟物聯網那種大量感測器的狀況下,人類社會能夠達成過去共產經濟所達不到的目標,大量的感測器能無所不在的監看每一筆交易和金錢流動;人工智慧則能最有效率的去分配資源並調節價格,達到共產社會的理想境界。

我的答案是辦不到。

先假設這種無所不知的系統存在好了,他可以做到,例如:監控所有市場上的交易,察覺到商品過熱時,就進行宏觀的調節,利用增加供給量或是增課交易稅來抑制過熱的交易,壓制隨過熱交易而來的暴利。
拿房市來說,房市上漲時,房屋交易稅或房屋稅就會對應調高,壓抑稍熱的買氣,促使房價回跌;任何稍有賺頭的東西都可以被適當調節,透過制度抵消。
聽起來很理想,但問題就在,並不是所有的交易都會在所謂的「市場」上發生,交易才是經濟的本體,有交易的地方才是市場;一般以為的市場只是指受到監管的交易場所,相對也有不受監管的「黑市」交易存在。
除非這個系統能夠有效偵測每一個商品的流向,並在任何商品轉移的時候對交易雙方自動以公訂價進行付款,我想這樣的系統老早就超過了一般人能接受的監控程度,也是現下根本無法想像的系統密度。

另外,我不認為系統能夠有效因應泡沫經濟、通貨膨脹這類非理性的經濟事件。
泡沫吹起來的時候,因為有利可圖,大家會盡全力的尋求交易機會,早買一天可以賺更多,價格存在於人們的預期心理,而不是系統定價,出問題的不是系統,而是信心脫離常軌的集中;即便系統可以對房市交易隨熱度推出極高的重稅,也只會讓交易遁入黑市之中;另一方
面當泡沫破裂,每個人都瘋狂拋售手上的物件,只因為其他人也在拋售,物件放到明天就比今天更沒價值。

把錢看成一種貨物,極速通貨膨脹就是人民對政府信用失去信心的後果,大量印鈔則是政府與央行要保證它價值的後果;從現下社會的緩慢通膨來看,手中的10元到了幾年後可能只剩9元的價值,當然,所有的物品都會隨時間經過而失去價值,所謂的「這東西保值」說難聽一點,其實就是這個物件失去價值的速率,比法幣因通貨膨脹失去價值的速率還要慢。

的確,泡沫經濟完全就是集體狂熱和集體相信,毫不理性,但我們的貨幣跟經濟就是建立在這樣的不理性上面,「相信」這件事情,本來就沒多少理性的成份。

就跟聽得懂鳥語的公冶長一樣,鳥兩次告知它哪裡有動物可以吃,第一次是真的有肉可以吃,第二次卻是死人屍體害公冶長入獄,那麼公冶長到底該不該相信鳥?同樣的,貨幣充其量只是廢五金,我把全身財產全換用貨幣,它要是沒了價值我不就一無所有?那我究竟是信還是不信?這完全是一種集體行為的結果,如果我信你信大家都信,那我信就有用;如果大家都不信了,我去信就是我蠢。

「相信」這件事情遠在文明發生之前,你的同伴叫你去前面搬剛打的獵物搬回來,可能是真的有東西要跟你分享,也可能他要把你引開然後炸你全家,你信或不信?

政府管得到人們的行為,卻管不了人們的信心,系統也是,如果我們要求這個系統有total control,就得讓它接管生活中任何能影響信心的事物,它得接管包括黑市在內的所有交易、控制戰亂造成的政府動盪、控制流言四散;我們大概要假設:這個系統擁有的控制能力,比過去任何極權政府所能做到的還要強上數十數百倍。
事實上,歷史早有明證,政權在面臨經濟危機時,總是能端出各種存亡救急的方法,參考一下這篇國府在面對通膨時的手段: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56638482.A.569.html
像黃金準備率,利用定量的貴金屬來保證法幣的價格;利用黃金引誘存錢收回法幣;管制外匯避免透過進出口以外幣結匯,加強市面的法幣使用。其他還有很多,平抑物價管制市場交易?限價法;市場上商品不足?對重要物資採配給;但最重要的還是安定集體的信心,有了信心法幣才有價值;極端狀況下,就算再如何極權的政府也拉不回人民的信心,貨幣就像一個國家的股票,守住法幣的價值則依靠國民對國家這個符號的凝聚力,那句老話:民心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實在是至理真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