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0日 星期五

使用 Amethyst Engine 實作小行星遊戲 - 8 使用 ncollide2d 實作碰撞

碰撞偵測應該也是許多遊戲內必要的元素之一,比如說我們的打小行星遊戲,就需要偵測雷射砲跟小行星的碰撞,以及小行星和太空船的碰撞。
簡單一點的土砲法,是用 for loop 把小行星跟電射砲的座標收集起來,太近的兩者把 entity 刪掉就行了;但我們畢竟身為專業的遊戲設計(才怪),用土砲法就太遜了,這裡我們用同樣是 rust 寫的 ncollide2d 套件來實作碰撞偵測。

因為 amethyst 內部包了一層 nalgebra 的關係,我們的 ncollide2d 用的版本必須是 0.21 版,我覺得這個問題挺…麻煩的,要自己去搜 amethyst 相依的 nalgebra 到底是哪個版本,然後對應回 ncollide2d 對應的版本。
為了識別每一個物件的屬性,我們在各個 entity 上面都加上一個新的 component:Collider,內含一個 enum 屬性;在每個 entity 上面都要附上這個 component 作為識別。
pub struct Collider {
  pub typ: ColliderType
}

pub enum ColliderType {
  Ship,
  Bullet,
  Asteroid,
}
從我們之前的教學文學到的 rule of thumb:要改變行為,就是加一個系統。
use ncollide2d::{
  bounding_volume,
  broad_phase::{DBVTBroadPhase, BroadPhase, BroadPhaseInterferenceHandler}
};
引入 ncollide2d 相關的模組。

#[derive(SystemDesc)]
pub struct CollisionSystem;

impl<'s> System<'s> for CollisionSystem {
  type SystemData = (
    Entities<'s>,
    ReadStorage<'s, Collider>,
    ReadStorage<'s, Ship>,
    ReadStorage<'s, Transform>,
  );
這段就只是宣告一下 system,因為有生命周期上色很麻煩所以獨立出一段來。
fn run(&mut self,
           (entities, colliders, ships, transforms): Self::SystemData) {

  // collect collider
  let mut broad_phase = DBVTBroadPhase::new(0f32);
  let mut handler = BulletAsteroidHandler::new();
  for (e, collider, _, transform) in (&entities, &colliders, !&ships, &transforms).join()  {
    let pos = transform.translation();
    let pos = Isometry2::new(Vector2::new(pos.x, pos.y), zero());
    let vol = bounding_volume::bounding_sphere( &Ball::new(5.0), &pos );
    broad_phase.create_proxy(vol, (collider.typ, e));
  }
  broad_phase.update(&mut handler);
  
新增一個 CollisionSystem,要動到有 Collider component 的 entity,讀位置需要 Transform。
上面顯示了 ncollide2d 提供的 DBVTBroadPhase 的碰撞偵測,它會把輸入的資料依照空間位置分到樹狀的結構上,更有效率的去偵測碰撞。
用 for loop 把所有非 ship 的 collider 取出來,從 transform 建立物體位置,再建立 ncollide2d 提供圓形 bounding_volume,這是 DBVTBroadPhase 偵測用的 key。
我們用 (ColliderType, Entity) 作為 value,ColliderType 是用來識別碰撞的物體型別,我們只希望偵測子彈跟小行星的碰撞,忽略其他像小行星自己的碰撞;Entity 則是在碰撞發生的時候,能夠追溯到是哪個 entity 發生碰撞。
最後只要呼叫 DBVTBroadPhase 的 update 並代入實作 BroadPhaseInterferenceHandler 的 struct 即可。下面就來實作 handler:
struct BulletAsteroidHandler {
  collide_entity: Vec<Entity>,
}

impl BulletAsteroidHandler {
  pub fn new() -> Self {
    Self {
      collide_entity: vec![],
    }
  }
}

type ColliderEntity = (ColliderType, Entity);
定義一下 type alias 寫起來比較方便:
impl BroadPhaseInterferenceHandler<ColliderEntity> for BulletAsteroidHandler {
  fn is_interference_allowed(&mut self, a: &ColliderEntity, b: &ColliderEntity) -> bool {
    a.0 != b.0
  }
  fn interference_started(&mut self, a: &ColliderEntity, b: &ColliderEntity) {
    self.collide_entity.push(a.1);
    self.collide_entity.push(b.1);
  }
  fn interference_stopped(&mut self, _a: &ColliderEntity, _b: &ColliderEntity) {}
}
is_interference_allowed 用來判斷這兩個物體能不能發生碰撞,這裡要求它們的 ColliderType 要不一樣;interference_started 則是碰撞發生時的處理,把兩個 entity 存起來;interference_stopped 處理碰撞結束的行為,留空就好

上面呼叫完 broad_phase.update(&mut handler) 之後,從 handler.collide_entity 就能拿到碰撞的 bullet 跟 asteroid,直接刪掉 entity 即可。
for e in handler.collide_entity {
  if let Err(e) = entities.delete(e) {
    error!("Failed to destroy collide entity: {}", e)
  }
}
這篇其實非常偷懶了,目前至少有下面兩點可以改進:
  • 不用在 system 裡面產生新的 DBVTBroadPhase 並重新插入 proxy,應該把碰撞偵測當成一個 resource,每次只要更新 DBVTBroadPhase 內記錄的位置,速度應該會比我們這樣從頭打造一個快。
  • 將 bounding_volume 存在 Collider 裡面,而不是每個東西都是單一尺寸的圓形,這樣也不用每次都重新生成新的 bounding_volume,從 Collider 裡面拿就可以了。
不過在我們這個小遊戲上還不需要在意這個,做完這一大步,現在遊戲已經有個可以玩的樣子了……雖然我立刻發現它難度有點太高了,我通常撐不到十秒,放不出 C8763,不過這只需要我們動一些參數,最後再來調整就好了。

2020年7月5日 星期日

使用 Amethyst Engine 實作小行星遊戲 - 7 亂數

亂數在遊戲中也是個舉足輕重的腳角,少了亂數的遊戲就像沒加珍珠的奶茶(?,讓玩家食之無味;這章我們會加上亂數,以及產生小行星的 system。

亂數直接用 rust 官方的 rand 模組,為了把它嵌入 ECS 裡面,可以觀察一下亂數模組會有什麼特性:大家使用一個亂數模組而不是大家都有一份,符合這個特性的就是 resource 了。
在 resources.rs 加上一個新的 struct:
pub struct RandomGen;

impl RandomGen {
  pub fn next_f32(&self) -> f32 {
    use rand::Rng;
    rand::thread_rng().gen::<f32>()
  }
}
它把 rand 模組給包起來,在內部呼叫 thread_rng().gen 產生 f32 的亂數,在載入資源的時候我們一併插入這個 resource,AsteroidRes 請仿造 ShipRes 跟 BulletRes 寫一份,這裡應該可以再把三個資源共用的部分抽出來,不過因為是範例 project 我就沒這麼做:
ShipRes::initialize(world);
BulletRes::initialize(world);
AsteroidRes::initialize(world);
world.insert(RandomGen);
ECS 的道理,要加上新的行為就是寫一個新的系統,我們把和生成小行星有關的設定都放在這個系統裡面(雷射槍的冷卻時間和太空船是綁在一起的,因此放在 Ship component 裡面):
#[derive(SystemDesc)]
pub struct SpawnAsteroidSystem {
  pub time_to_spawn: f32,
  pub max_velocity: f32,
  pub max_rotation: f32,
  pub distance_to_ship: f32,
  pub average_spawn_time: f32,
}
實作上,entities、LazyUpdate 是產生新物件必備;Ship、Transform 用來取得船的位置,免得小行星直接出現在太空船的旁邊;AsteroidRes、RandomGen 則是需要的資源:
impl<'s> System<'s> for SpawnAsteroidSystem {
  type SystemData = (
    Entities<'s>,
    ReadStorage<'s, Ship>,
    ReadStorage<'s, Transform>,
    ReadExpect<'s, AsteroidRes>,
    ReadExpect<'s, RandomGen>,
    Read<'s, LazyUpdate>,
    Read<'s, Time>,
  );
一開始就跟 ShipControlSystem 一樣,從 time.delta_seconds 取得秒數,去扣掉 system 的 time_to_spawn,一但低於零就會生成一顆小行星,並將 time_to_spawn 設定回 average_spawn_time。
let mut create_point: Vector3<f32> = zero();
// generate creation point
loop {
  create_point.x = rand.next_f32() * ARENA_WIDTH;
  create_point.y = rand.next_f32() * ARENA_HEIGHT;
  if (ship_translation-create_point).norm() > self.distance_to_ship {
    break;
  }
}
transform.set_translation_x(create_point.x);
transform.set_translation_y(create_point.y);
生成點的位置我用了偷懶的方式,一般在 system 內最好不要有這種執行時間不確定的東西,如果一不小心 distance_to_ship 設太大,可能會讓 system 進到無窮迴圈把整個遊戲卡住,比較好的做法應該是從 distance_to_ship,亂數產生距離跟方位角就可以了。
let e = entities.create();
lazy.insert(e, Asteroid {} );
lazy.insert(e, transform);
lazy.insert(e, physical);
lazy.insert(e, asteroidres.sprite_render());
所有的 component 都準備好之後,一樣透過 LazyUpdate 把 component 塞進 entity 裡面即可,現在我們的遊戲應該有個樣子,平均每兩秒生成一顆小行星,按空白可以射出雷射。
我們還沒實作碰撞,所以自然還沒有任何打爆小行星的行為,雷射打到小行星也只是無視的飛過去,下一章我們就進到遊戲除了亂數之外另一個必備成員:碰撞。

2020年7月3日 星期五

使用 Amethyst Engine 實作小行星遊戲 - 6 刪除物體

一般來說這種射小行星的遊戲,都會有一個莫名的設定,那就是太空船和小行星來到邊界的時候,會從螢幕的對面出現,就好像畫面是一個攤平的球體一樣。
估且不論這個設定合不合理,我們就來實作一下:

託 amethyst 之福,所謂實作就是:加一個新的 system,這裡叫它 BoundarySystem:
#[derive(SystemDesc)]
pub struct BoundarySystem;

impl<'s> System<'s> for BoundarySystem {
  type SystemData = (
    WriteStorage<'s, Transform>,
    ReadStorage<'s, Physical>,
    ReadStorage<'s, Bullet>,
    Entities<'s>,
  );
  
這個 system 要改動的是所有含 Physical Component 的 entity 的 Transform 屬性,設定 Transform 為 Write;要刪除 entity 因此需要 Entities。
for (_, _, transform) in (&physicals, !&bullets, &mut transforms).join() {
  let obj_x = transform.translation().x;
  let obj_y = transform.translation().y;
  if obj_x < 0.0 {
    transform.set_translation_x(ARENA_WIDTH-0.5);
  } else if obj_x > ARENA_WIDTH {
    transform.set_translation_x(0.5);
  }
 
  if obj_y < 0.0 {
    transform.set_translation_y(ARENA_HEIGHT-0.5);
  } else if obj_y > ARENA_HEIGHT {
    transform.set_translation_y(0.5);
  }
}
之所以要引入 bullets,是因為我們希望把含有 bullet component 一出畫面就直接消失,需要分出來特別對待。在 for loop join 的地方,可以列出一排 component,取出「包含所有列出 component 的 entity」,也可以用 Logical negation operator !,取出「不包含這個 component 的 entity」,就可以把 bullet 給排除在外。
for (e, _, transform) in (&*entities, &bullets, &mut transforms).join() {
  let x = transform.translation().x;
  let y = transform.translation().y;
  if x < 0.0 || y < 0.0 || x > ARENA_WIDTH || y > ARENA_HEIGHT {
    if let Err(e) = entities.delete(e) {
      error!("Failed to destroy entity: {}", e)
    }
    continue;
  }
}
另外一個迴圈處理 bullet,這次我們用 &*entities 拿到對應的 entity,在超出螢幕範圍的時候,呼叫 entities.delete(e) 把 entity 給刪除。

其實刪除 entity 就是如此簡單,單獨成一章實在有點不平衡XD。

2020年7月1日 星期三

使用 Amethyst Engine 實作小行星遊戲 - 5 生成物體

其實這章才是真的讓這堆教學跟官方 pong 不一樣的地方,在遊戲內生成 entity;官方的 pong 就是生出兩塊板子一顆球,球跑到場外就計分然後把球放回場中間,完全不會新增/刪除 entity。

在這之前我們先做一點 refactor,之前我們在 states.rs 裡寫了一個函式:load_sprite_sheet 用來載入 sprite 資源,但這個資源沒向 world 註冊,在 system 裡面會無法使用。
先來改善這點,把 Handle<SpriteSheet> 包進 struct,放到另一個 textures.rs 檔案裡:
pub struct SpriteStore {
  handle: Handle<SpriteSheet>
}
這個 struct 提供兩個函式:
  • from_path:利用 load_sprite_sheet 取得 Handle<SpriteSheet>,建構 SpriteStore
  • sprite_render:給定一個 frame id ,從 handle 建構出 SpriteRender。
另外一個新檔案則是 resources.rs:
pub struct ShipRes {
  pub sprite_store: SpriteStore,
}

impl ShipRes {
  pub fn initialize(world: &mut World) {
    let sprite_store = SpriteStore::from_path(world, "ship");
    world.insert(
      ShipRes { sprite_store : sprite_store }
    );
  }

  pub fn sprite_render(&self) -> SpriteRender {
    self.sprite_store.sprite_render(0)
  }
}
用一個 struct 再把 sprite_store 包起來,我在名字後綴 Res 表示 Resource,用來跟 component 的 ship 做區隔,不然到處都是 Ship 很麻煩。
這個 struct initialize 拿到 SpriteStore 後,會呼叫 world.insert() 把自己這個資源註冊到 world 裡面,使用同樣的結構,我們可以另外生成資源 BulletRes 用來生成子彈。
記得在產生 game data 的時候,呼叫資源 struct 的 initialize 函式。

現在我們可以擴充我們的 ShipControlSystem 了:
impl<'s> System<'s> for ShipControlSystem {
  type SystemData = (
    WriteStorage<'s, Physical>,
    WriteStorage<'s, Ship>,
    ReadStorage<'s, Transform>,
    ReadExpect<'s, BulletRes>,
    Entities<'s>,
    Read<'s, LazyUpdate>,
    Read<'s, InputHandler::<StringBindings>>,
    Read<'s, Time>,
  );
擴充後的 SystemData 大幅增加取用的類別:
  • BulletRes 是 Resource,因為沒有 default 我們使用 ReadExpect 來讀取。
  • Entities<'s> 要新增/刪除 entity 必要的
  • LazyUpdate 是 amethyst 提供的一個方式,如果一條更新會動到很多的資源,可以先用 LazyUpdate 的方式記下來之後一次處理。
  • Time 跟 Ship 的寫入權限是要處理冷卻時間用的。
下面是在 ShipControlSystem 和射出子彈有關的原始碼:
fn run(&mut self,
          (mut physicals,
           mut ships,
           transforms,
           bullet_resources,
           entities,
           lazy,
           input,
           time): Self::SystemData) {
  for (physical, ship, transform) in (&mut physicals, &mut ships, &transforms).join() {
    let shoot = input.action_is_down("shoot").unwrap_or(false);
    // handle shoot
    if ship.reload_timer <= 0.0f32 {
      if shoot {
        ship.reload_timer = ship.time_to_reload;

        let bullet_transform = transform.clone();
        let velocity = transform.rotation() * Vector3::y() * 150f32;
        let velocity = physical.velocity + Vector2::new(velocity.x, velocity.y);
        let bullet_physical = Physical {
          velocity: velocity,
          max_velocity: 200f32,
          rotation: 0f32,
        };

        let e = entities.create();
        lazy.insert(e, Bullet {} );
        lazy.insert(e, bullet_transform);
        lazy.insert(e, bullet_physical);
        lazy.insert(e, bullet_resources.sprite_render());
      }
    } else {
      ship.reload_timer = (ship.reload_timer - delta).max(0.0f32);
    }
  }
}
首先,在遊戲裡面會重複的只有 component,所以需要用 for loop 配 join 解開的也只有用 ReadStorage/WriteStorage 拿進來的 component,其他都不用。
接著我們會去檢查 ship component 儲存的 reload_timer,依照 Time delta 減少,變為 0 就可以射擊,一但射擊了就會把 reload_timer 加一個冷卻時間。
後面會用 ship 的 transform 算出子彈速度,產生子彈用的 physical component。
產生 entity 其實很簡單,呼叫 entities.create() ,再用 LazyUpdate insert,往這個 entity 裡面塞 component。
bullet_transform 跟 physical 都是我們剛產生的;resource 一定要先註冊過之後,才能像這樣用 ReadExpect 拿出來用,我們直接呼叫 sprite_render 函式,拿到可顯示的 SpriteRender component,一樣塞進去就行了。

用 system 產生 entity 就介紹到這邊,其實沒有很難;大家應該更能感受到 ECS 系統的精神,Entity - 我們在螢幕上面看到的船 - 其實就是個空殼。
  • 它為什麼可以顯示東西?我們幫他加上一個 SpriteRender component。
  • 它為什麼有速度可以旋轉?它有 physical component。
  • 要變化位置?加上 transform component ,讀取 physical 來更新它。
  • 要設定加速度的值?把加速度存在 ship component 裡。
沒錯,所有的東西都是 component 達成的,entity 一點用也沒有,隨之而來的就是彈性,還要加上碰撞?在需要碰撞的三個東西:船、小行星、雷射加上一個新的 Collider component ,再寫新的系統處理它就可以了,舊有的程式碼完全不需要改動,這大概是 ECS 系統帶來的最大好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