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0日 星期四

黃禍

黃禍,作者是王力雄,ISBN:9789862138502

本書是小說,主要在描述中國由於一場水災,造成一系列的連鎖反應,總書記被暗殺、各地軍閥四起、中國內戰、美俄介入,最後以世界大戰作為終結。

我對<黃禍>的評價是最低的。
第一個畢竟這是 1996 年的小說,預測偏很多也不是很意外,書裡的台灣甚至還反攻中國,然後「毫無防備」的台北被丟原子彈……反攻中國?毫無防備?看到與其說是驚呆不如說噴笑。
第二個是主因:作者寫這本書更大的原因,反而是想宣傳他想出的新式民主:逐級遞選制;這本書也就不那麼純粹,轉變成為政治理念服務的小說。雖然說文以載道,但當宣道變成主要目的,文的價值就淡化甚至消失了。
作者在書裡想像了幾天就能成熟的「薯瓜」,可以在營養液裡快速成長,可以在行走中攜帶成長;最後三分之一(也就是下冊)開始描述中國人們在上述逐級遞選制的引導之下,離開中國到富裕國家尋求生存,北邊遷入西伯利亞;西邊走新疆一路到歐洲;南邊去澳洲;東邊跨海到美國。
單純的評論就是作者的一廂情願,也許是作者想像了一幅千萬人遷移的壯觀畫面,又或者作者只是想表達他的逐級遞選制才能成功帶領人群,即便在無秩序世界裡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達成治理?無論作者所想是哪一個,總歸而言就只是本空想的小說,在一套空想的政治制度下,吃著空想的食物走一趟空想的旅程。

事實上我認為從中冊開始,有些人物就開始變成木偶,隨劇情需要做出各種不同的反應、出現在他該出現的地方、說他該說的話,至於他們到底怎麼做到、或者他們怎麼換腦的?反正作者寫了算。
反正作者的主軸就是讓中國崩潰順便傳個教,嚴格來說雖然中國崩潰看起來很政治不正確,但從字裡行間看來作者還是跳脫不出身為中國人的思考模式,就算中國崩潰了也要拖全世界下水,誰瞧不起中華民族我們就算死也要拉你一起;日本人表面和善可是背地捅刀;美國就是個人信仰,拿起槍背判政府想作亂就作亂……認真來看這本書問題一堆。
我不否認作者文以載道的努力,就如同他的另一部小說<大典>,闡述的是在全面監控的高科技之下,至高無上的威權,如何在「掌握監控科技」的人的手中傾頹,雖然也是小說,裡面的科技監控也過於匪夷所思;但從後記來看,作者想表達的也是他對於科技民主的期待,對照近期中國社會信用制度的上線,讓大典顯得不這麼空洞。

當年在撰寫黃禍時,作者對於逐級遞選制,也同樣有著他的期待,如果能看到作者這層思想,我想閱讀這本書也就值了,但畢竟是本過時的空想著作,值得看的部分其實不怎麼多。

總評:2/10
簡單評論:浪費時間* 看看就好 值得一看 非看不可

黑土

黑土,作者為:Timothy Snyder,ISBN:9789570851236
udn導讀

如果提到二戰對猶太人的大屠殺,大家腦中會浮現什麼?
我試著打一段大屠殺描述的文字,大家覺得其中「」標起來的關鍵字同意多少?
大屠殺:納粹德國在希特勒的意識型態下,由「德國人」開動德國之「國家機器」,有系統將「德國之猶太人」標籤、分類、運送往「德國奧斯威辛*」為代表的的「集中營」,以「毒氣室」對猶大人進行工業化的大屠殺。(*或譯奧許維茲集中營)

事實上,對於歷史上的大屠殺來說,上面幾個標籤都不太正確,這是黑土想要述說的論點,一個一個來看:
  • 德國人:部分正確,但真實的大屠殺發生地帶其實是從波蘭以東,進到白俄羅斯、烏克蘭、波羅的海三小國等地,進行煽動的或許是德國人,動手的卻未必,多數是在地的警隊跟居民。
  • 國家機器:正好相反,不是因為德國動員國家機器殺人,而是德國在東歐創造了大片無政府狀態的區域,使得大屠殺得以發生。
  • 德國之猶太人:同樣的,德國猶太人存活率顯著高於東歐地帶的猶太人*,只要能持有國家保護的身分,國家要動手也要瞻前顧後,還會受到官僚的綁手綁腳。
  • 德國奧斯威辛、集中營:事實上集中營大多在前述的佔領區,奧斯威辛在波蘭,德國想要殺人,得先把人遣送到無政府地帶才能動手。
  • 毒氣室:事實是集中營無論在重要性和時間上,在大屠殺中只能排第三,真正重要的大屠殺是東歐的大規模屍坑槍決跟毒氣車。
* 網路上找到以 Anne Frank 為名的紀念網站,雖然比例上有出入,但結論是類似的:大部分被屠殺的猶太人都非德國人。

本書的內容大約分成下面幾個部分:
  • 希特勒的世界觀,戰間期猶太人與波蘭間的競合
  • 德國入侵東歐摧毀國家後的屍坑大屠殺
  • 奧許維茲悖論,國家主權與猶太人存活的關係
  • 拯救猶太人的故事
  • 結語
作者在開頭很仔細的解釋了希特勒的世界觀與波蘭對猶太人的政策,隨後鉅細靡遺的介紹,在巴巴羅薩行動進佔東歐之後,發生在各地的大屠殺與手法;這段的重點在補足全書的脈絡,提醒讀者們大屠殺並不是集中營,而是發生在東歐更廣大的事件,二次世界大戰並不是連綿不絕的戰爭,而是一段極端行為變成日常的時間。
奧許維茲悖論是為本書的關鍵,對大屠殺來說,集中營這個符號跟標誌實在太過顯著,使得大家關注大屠殺只想到集中營,而忽略在奧許維茲真正開始運作之前,在廣袤的東歐土地上,德國已經在當地居民協助下殺害九成九的猶太人,更有甚者,當大部分猶太人被屠盡之後,身在集中營的勞動營 - 作為它本來的目的 - 的猶太人,反而是最後才遭到殺害的。
如果大屠殺在東歐確實發生,我們就要回答:是什麼讓人民互相殘殺?是什麼清除了管理社會的組織?是誰讓人變成獸?起初在東歐國家毀滅上,蘇聯其實也插了一腳,但隨著德國戰敗,蘇聯重新進佔東歐,某種程度上強調集中營正好非常理想的開脫了真正行刑者的責任,使得責任落在德國人與德國的頭上,輕易迴避了東歐民眾當時作為協力者的責任,以及大屠殺真正的關鍵因素:國家毀滅。

作者帶你走遍歐洲各國,看看猶太人何時被殺、為何被殺、被殺多少,發現都和國家主權息息相關,其效果甚至能壓過當地反猶的政治傾向,即便淪為德國的附庸、又是德國近鄰、本身又有強烈反猶政策的丹麥,仍有九成以上的猶太人能存活,只因為丹麥主權堪稱完整;甚至同為軸心國的義大利,猶太人死亡率反而低得出奇,大規模的遣送也要等到墨索里尼倒台,由德軍強力佔領義大利之後才開始行動。
國家不只是一個統治的主體,它同時給予人們身份和連結,在國家內的猶太人能夠求救於官僚、行政體系、朋友,而不致於被歸類為一個猶太人、一個猶太家庭,從社會被分離出來而被殺害,承平時期讓人惱怒的行政效率,反而是猶太人保命的關鍵;同時國家還能保持對外連結,一方面公民身分是國家統治的象徵,要維護國家地位,對於德國不會輕易的交出猶太人;到了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軸心國開始失勢時,本來配合德國的國家也紛紛開始收手,轉而配合國際呼籲暫停國內的猶太遣送行動。

那些拯救猶太人的行動,國家主權再一次發揮力量,無論如何鳳山或日本的杉原千畝發放的簽證、亦或瑞典外交官 Wallenberg 發放的保護護照,只要能拿到簽證或護照,存活的機會就大大升高,每每以成千上萬的規模保護猶太人;透過國際合作進行的保護行動,也是透過流亡英國的波蘭政府四處奔才得以進行。
沒有國家保護的,就只能仰賴極為少數且力量有限的救援者,甚至就連救援者也受國家主權影響,位在西歐國家的救援者遠比東歐安全,庇護猶太人甚至不是能夠問罪的事情,例如庇護 Anne Frank 的 Miep Gies 即便被發現也能存活,在東歐的國家毀滅區卻會引來殺身之禍。

從黑土中給出來的訊息,在於國家存續的重要性。
對於國家人們有許多看法,但無論是合法壟斷暴力的實體,還是人民、領土、主權、政府綜合體,國家都代表一個授與、守護多數個人權利的主體,我們再怎麼小政府、大企業、開放資料、拆政府原地重建,國家、政府、主權仍然是一個強大、無可取代的組織(就如同七月的颱風,市政府一聲令下四點放假,大家四點就乖乖的去馬路上當停車場、到捷運站擠沙丁魚)。
失去國家的瞬間,所有國家所背書的一切文件、證照、證明都會失去效力,要在這樣的極端環境下,動物星球的極致:大屠殺才得以發生。

以上的情境,我相信身為台灣人的我們其實並不陌生,無論是 1895 年日本政府殖民、或 1949 年中國政權殖民台灣,台灣都在那一瞬間面臨國家的毀滅,接下來就是全國範圍的大清洗,把所有高知識份子跟具有號召能力的人全部洗掉,這一切在波蘭都曾經發生過。
眼下最為危險的,正如同二次大戰前德國所宣稱:波蘭並非國家而且始終不曾存在主權,因為不曾存在,所以所有主權證明都視為無效、所有的法律規定也不曾存在。同樣如此宣稱的,正是海峽對岸的中國政權,堅稱台灣政府不曾擁有主權,本身就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可以想見一但台灣政府垮台,等待台灣人民的,只可能是 1895, 1949 年大屠殺的重演,沒有其他;所有代表政府曾經運作,以及可以維持主權機能的人:軍人、警察、公務人員、高知識份子、社會領袖,絕對會被清掃乾淨,別無例外。
所謂「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差別在於人類組成國家社會,將人類社會一步步複雜化,用種種規約、法律、習俗,將人身上的動物性給壓制下來,在一個多樣化充滿連結的社會,每條關係都彼此牽制,將我們禽獸的一面給壓制住。

另外一個訊息則是耐心,社會、國家是一個變動遲緩的巨型生物,對一般人來說每分每秒的生活之中,我們幾乎感受不到以數年計量的社會漂移。
但所有的行動,都不可能一蹴可及,就如同今年年底的同婚公投,如果沒過會如何?很可能同婚合法化會等到 10 年之後,說來殘酷,但那又如何?社會本來就是緩慢的,不可能明天起床,所有人都被洗腦成你的觀點,但每天說服一個人、一個就好你願意嗎?
曾經看過一句話:人們都會高估一年能做什麼,卻會低估十年能做什麼。

人們需要知道特效電影如 Avenger ,那樣的超級災難和超級英雄是不切實際的,改變社會和未來是一項大工程,枯燥而且乏味,但卻是唯一預防任何激進行動的唯一方式,如同書名隱喻的,在烏克蘭的肥沃黑土對二戰的德國意味著確保生存的解決方案,德國需要殖民烏克蘭,用黑土確保德國的糧食供應。
這可以套用在任一個國家,面對溫暖化、糧食危機的當今世界,面對風吹草動的危機,黑土意味某種快速、簡單、直覺思考、快問快答的解決方式,如同希特勒將日後餵飽全世界的綠色革命棄若敝屣,轉而訴諸簡單的陰謀論:一切都是猶太人在背後搞鬼,以及快速的解決方案:進佔東歐、殺光住民、殖民確保糧食來源;當陷於快速簡單的解決方案,人們也就失去自省,以及任何替代思考的可能性。
正如一戰未曾結束,希望在巴黎畫畫地圖就能讓歐洲永久和平,只會換得一紙 20 年的停戰協定。科學不會有陰謀論吸引人;枯燥的論述不若網紅的激進發言刺激;冗長的討論也不會比一來一往的網路留言有趣,但我們需要耐心才能真實解決問題,如果我們只想著某種快速的解決方案,我們就更朝希特勒的世界前進一步。


本書最大的問題體現在翻譯上,偶爾會出現一些超級長、夾帶兩層甚至三層意思的句子,像是:「希特勒與那種認為人類之所以異於自然是因為人類有能力想像並創造新的合作形式的政治思想之間有著斷裂」,或者有些明明可以斷句卻又沒斷,感覺就像是全書曾經先用過機器翻譯,之後的校稿潤稿又沒有好好做的結果,不得不說很妨礙閱讀。

總評:6.5/10
簡單評論:浪費時間 看看就好 值得一看* 非看不可
我認為全書內容可以到 7.5 - 8,不過翻譯問題實在太過嚴重,因此稍微扣了點分。

不曾結束的一戰

不曾結束的一戰:作者為 Robert Gerwarth,ISBN:9789571374338
udn導讀

歷史學家或者歷史教育通常喜歡用一個個事件來描述歷史,箇中原因在於,每個人的一生會被無數事件交錯纏繞,人物誌會讓人看不出事情的全貌,編年史會讓事件被時間切成碎片,用事件可以把其中各造都拉進來,綜合編年史和人物誌的優點,完整呈現事件各方立場和時間順序。
有利必有弊,事件史的缺點可以說是歷史的片段化,一個全面的歷史會是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在發生事件的組合,但這遠超過一般人能理解的程度,也因此一些重大事件通常就成為標誌,其開始和結束常被當作歷史的中斷點,一個世界都為之暫停的斷點,但事實上通常不是這樣。

一次世界大戰就是一個例子,由於西線的壕溝戰、毒氣戰、機槍、坦克打造的絞肉機太過引人注目,幾乎都能聽到書寫歷史新頁的沙沙聲,於是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西線,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 1918 年 11 月 11 日,正是西戰線停戰的日子。
普遍的印象,在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歐洲進入了所謂的戰間期,普遍印象歐洲也進入一段和平歲月,直到 1939 年德國打響二次世界大戰,事實上,只要稍加涉獵,就知道蘇聯在戰間期時,曾有過紅白兩軍的內戰,跟和平其實相差甚遠。
不曾結束的一戰,寫作目的正是要打破以上的印象,本書從1917年的俄羅斯革命開始,到 1922 年的希土戰爭終局的士麥那大屠殺,從三個面向完整介紹這段時間:1. 戰敗國的下場;2. 橫跨戰勝國與戰敗國的革命與反革命;3. 巴黎和會與帝國解體。
對戰後發生在東歐、中歐、南歐,遍及土耳其帝國、奧匈帝國和俄羅斯帝國的一連串事件,作了清晰完整的介紹。

一戰之後,帝國或因為革命、或因為不堪戰爭拖累、或因為凡爾賽條約,相繼在一戰後瓦解,但隨後而來卻非期盼已久的和平,而是一連串更長久的紛爭,帝國雖然專制,實際上卻對境內各民族都提供一視同仁的權利保障,隨著戰後威爾遜民族自決的風潮,帝國瓦解後的新生民族國家,如波蘭、捷克、匈牙利等國,對國內少數民族的保障更形欠缺,本來相安無事的多民族區域,在「民族」國家這個旗號的擠壓下,緩衝的空間都失去了,於是發源於民族的暴力衝突反而更多;對於多民族區域的歸屬,更引發多國間的競爭角力,甚至於強制性的地區人口交換。作為無根蘭花的猶太人,則變得四處不是人,在各國都被從國家保護中分離出去,最後淪為各國都亟卻清除的對象。
此外凡爾賽條約淪為戰勝國爭利益的場所,有些戰勝國如義大利、希臘無法滿足於條約結果,引爆國內極端主義或再次對外用兵;戰敗國視條約為奇恥大辱,無不謀求以各種方式打破條約;條約又無力調解新生國家地域衝突和民族衝突,以為戰勝就能在地圖上用畫筆訂下新國界;威爾遜的民族自決又有種族限定,以致無法適用的國家同樣無法信任新生的國際聯盟。
凡此種種都為 20 年後的亂局打下根基。

同時,一戰後的革命與反革命為進階化的暴力打開窗口,平民跟戰鬥員的界線首次抹去,頭一回的總體戰,平民成為需要為國家敗戰負起責任的一部分,導致隨之而來的二次世界大戰,目標不再是擊敗對手,而是為了完全消滅國家、消滅人民、謀求「優等」人民的生存空間。
一戰用一個全新民族國家的體制,取代視為落後的專制帝國,卻也因此種下更長遠的暴力。今年正好是標誌上的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00週年,正好透過本書,用全新的視角看待一次世界大戰,事實上正如作者所言,即使到了今日,從敘利亞內戰、庫德族等事件,亦或是最近塞爾維亞與科索沃互換領土的爭端(),見證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當年鑄下的苦果現在為人們所承受著。
有感於大家的歷史常識通常忽略了戰間期,這個重新塑造歐洲,為二次大戰種下遠因的時期,許多重大事件如俄羅期內戰、芬蘭獨立戰爭、希土戰爭,通常不在大家的關注範圍,本書是補助戰間期一本極佳的著作。

相對來說,本書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地圖,由於全文出現許多地名,多是東歐、西亞等不常出現的區域,缺乏地圖讓本書在空間感上略顯薄弱,是個可以改進的方向。

總評:8/10
簡單評論:浪費時間 看看就好 值得一看 非看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