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3日 星期日

AlphaGo 擊敗人類之後

最近資訊界、圍棋界最火紅的新聞,大概就是Google DeepMind AlphaGo 對戰李世乭,而且還連勝三場取得勝利,在博弈遊戲中公認難度最高的圍棋上擊敗人類高手,開始時還有人覺得是李世乭表現失常,現在我們可能要承認:AlphaGo 真的技勝一籌。

的確,我們這一代站在歷史的奇點,電腦的運算能力不斷增強,打敗人類是遲早的事,我們見證了深藍擊敗西洋棋王,現在輪到圍棋了;李世乭能站在人類的頂點被電腦擊敗,我想也是一種光榮,他和AlphaGo五場競技,想必也將名留青史。

電腦打贏人類:

對於這樣的新聞,有人看了興奮(我先承認我就是興奮的那位),有人看到危機,有人覺得難過(註),其實這樣的新聞根本不是新聞,在很多困難的問題上,電腦早就把人類壓得死死的,比如Compiler在程式最佳化上,老早就已經醬爆人類了,那時候好像也沒人悲鳴:「人類輸了~~~」
我也不認為AlphaGo 擊敗圍棋棋王跟電腦擊敗人類是同一回事,找一下網路上,有很多解釋AlphaGo背後程式原理的文章,它是針對圍棋這個問題去做精細調校,用上各種策略去求一個解,這跟編譯器去逼近register allocation這樣的NP-complete 問題最佳解的概念是一樣的。
我看AlphaGo 打贏人類的真正意義在於:給予大量資料,透過自我進化、類神經網路、大量平行的隨機演算,電腦能夠在可以接受的時間內,對於圍棋這樣PSPACE-hard 的問題,給出一個相當良好的解,過去受限於運算能力、演算法、硬體成本,我們總認為電腦做不到,現在AlphaGo 證實是有這個可能性的。
未來這樣大型運算,包括它的演算法、運算架構、基礎設備,應用在一些極困難問題,很可能會提供一些深具洞見的解答,就如今日我們見到AlphaGo 對圍棋下出了令所有人驚異的下法。

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嗎?

看到AlphaGo 擊敗李世乭之前,我被值星官叫去營區大門押補販賣機的廠商卡車進來;我邊看著相關的新聞,旁邊的補貨阿伯抱著6瓶飲料,流利的用雙手將飲料一瓶瓶咔鏘咔鏘的丟進補貨口;他補了四台販賣機就這樣補了一個小時,頓時間,我體會到一種難以言喻的趣味,遠在天邊的人工智慧正將人類大卸八塊,而我這裡生活仍然依舊。
很多人看了電腦擊敗人類就覺得Skynet 要來了,雖然筆者是沒看過終結者系列,不過以個人意見AlphaGo 差那種機器文化統治人類的社會太遠了。
現代社會其實是奠基在許許多多的物質上面,比如手中拿的一隻手機,機殼用的塑膠需要探勘石油,掘井(喔喔喔噴石油啦~~~),裝船運送,在六輕那樣巨大的廠房裂解成原料單體,經過射出成型才造得出來;然後探勘石油掘井需要機具、潤滑油blah;化工廠的管線有數千公里,層層交疊、互相交錯,管管相接之處都要特殊處理,可能要上金屬接合劑或用防漏膠布;射出成型又是一套巨大的廠房,這還只是塑膠喔,如果是裡面的處理器和射頻晶片,可能要開採矽、鉮、鎵等元素,經過純化、製晶柱(下略一千字) 許多步驟,才能製造出來。
塑膠、金屬、晶片,這些材料更是實現AlphaGo 不可或缺的需求,現代社會是一個由人群、資訊、物質結合成的複合體,從任何一樣東西往下延伸,都能像Tree 一樣拉出一大團必需品,這一切適切的運作才能達到養活這麼龐大人口的巨大生產力,就像在變形金剛3裡面,狂派金剛佔領並破壞了城市,用神奇的方法把他們壞掉的機械行星傳送過來,然後聲稱要「利用地球的資源並奴役人類來修復它」嗯…你把人類社會都打得七零八落,現在連他們嚇到拉出的屎都不知道怎麼清運出去了,是要怎麼弄出「修復一顆行星等級的資源和勞動力」?就衝著這個目的,你不覺得像博派一樣和人類合作是個比較好的選擇?

試著走進一家水電五金行,就能體會到機器世界如此複雜,怎麼會有這麼多令人目不暇給的零件,連保養用的油都有這麼多種;或者試著保養一把剛打完靶、跑完訓練的槍,把所有細縫裡卡住的細砂都清理乾淨,槍管積碳都刮乾淨,就不知道要一個人多少時間和各種不同的工具了,我很好奇當科幻故事裡機器文明嘗試取代人類時,它要如何幫自己換零件、自己保養自己,還有更難的:他們的零件要如何製造出來?只要少一些,機器最終只是廢鐵。

電腦決策跟一支工具沒什麼兩樣,它只會視當下的狀況給你結果,賦予狀況意義、視結果採取行動,這都還是人類的事,AlphaGo 只是一支經過精巧調較,會檢視當下圍棋的盤面,透過它的一系列演算,指出勝率最大落子點的程式,除了這個它什麼東西都不會做。
比較可怕的是有人濫用電腦決策,例如把每個人的作為當成狀況,指出某人成為恐怖份子有多大可能,的確,電腦是冷血的,他只知道算出來的結果,但它不知道意義,從棋盤上取子是一回事,如果今天是從城市裡奪人性命呢?我相信對程式來說,這不過是它記憶體裡一個變數的錯動,但它意義卻大不相同。這也是老生常談了:電腦程式從來就不是問題,錯的是運用它的方式。

而這樣的運用很可能是現在進行式。

電腦決策勢必會進到生活之中,但在它太過深入之前,我們需要設法畫條紅線出來。

--

說遠了,先拉回來,在AlphaGo大戰時,網路上各種搞笑的作品,例如發文:「我叫李世乭,我是一名來自韓國的棋手,今天早上出門前我在網上各大投注點用盡家財下了巨額賭注買我自己輸,我想,這就是人類比人工智能強的地方 」或者把李世乭的照片上面加上「Google 高級軟體測試工程師」、仿葉問電影寫出「李師傅,不要跟他拼棋,嘗試切他電路 」、「第一手,電源」種種令人噴飯的創意作品,人類腦袋相比電腦演算法,畢竟多了那份幽默感和趣味。
AlphaGo 戰勝人類之後,什麼事情都不會發生,圍棋仍然是圍棋,下棋的樂趣也不會有任何減損。
更有甚者,人腦重1400公克估計消耗功率12.6 瓦,無論是當年擊敗西洋棋冠軍的深藍電腦或是今天「分散式」的AlphaGo,都是吃電怪物;人腦雖小,可是能利用工具解各種問題,甚至發明電腦在圍棋上擊敗人類。
我會說:「這場勝利並不是電腦勝過人類,而是人類勝過了自己」

--

註:其實反應還有一種:毫無反應
我在用餐時看到新聞,很興奮的跟旁邊的弟兄說「喔喔喔人類又輸了」他們一點反應都沒有的看著我…然後轉頭繼續看電視QAQ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